
李增光,男,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人,曾于2017年应征入伍,成为武警四川总队的一名武警战士,在部队获得优秀义务兵等荣誉称号。2019年退役复学后完成本科学业,2023年考取山西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风景园林专业硕士,曾担任班级团支书一职。为响应学校"青年实干家"号召,依托城乡建设学院专业优势,于2024年开始赴吕梁市临县开展乡村振兴志愿活动。
一、学研并进,躬身笃行
李增光认为提升自我最好的方法就是实践,只有在实践中磨砺前行,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兵器库”;只有通过亲身实践坚定前行,才能契合在奋斗中提升自我的理念。研究生一年级在读期间,李增光将学业课程学习与科研实践双轨并行,他在完成全部学业课程的同时多次参加学术会议学习,在平日里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积极配合学院导师完成科研项目。此外他更注重思政能力的提升,积极参与党团工作,努力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
二、研以致用,情暖乡土
用专业知识开展乡村景观调研实践,来感受村民热情带来的温暖,兼顾学术实践与人文温度。在临县进行实地调研志愿服务期间,李增光依托本专业所长对乡村居民生活环境的景观营造现状做出评价与对策。比如在玉坪乡魏家湾村,他逐户对村民生活的庭院进行走访调查,记录村民真实的生活庭院景观,发现现实存在的短板问题,并探索适合临县以及相似地区的庭院景观营建策略,在这期间也不乏有热心村民拿出自家的特产、零食给这位“陌生人”投喂,让他体会到了这片黄土地上的人间温暖。此刻,李增光的脚下是厚重的黄土,心中是满满真情,青春之花灼灼盛放,开在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更开在这片土地上每一位人民心间。
三、筑园践学,培技润农
在魏家湾村,李增光负责建设了景观花卉科技小院。在专业导师的悉心指导下,他全程参与负责项目设计、材料采购及工程施工等工作。从方案规划到落地实施,李增光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深度融入实践,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也系统提升了他项目管理与技术应用能力。
科技小院建成后,魏家湾村逐渐发展成为集科普教育与农业技术推广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小院定期面向儿童开展自然研学活动,通过趣味化的花卉培育课程,激发孩子们对现代农业的兴趣;同时,科技小院工作人员针对当地农户开展马铃薯种植管理等专项技能培训,将最新农业技术转化为田间实践。在运营科技小院的过程中,李增光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更通过与农户的深入交流和技术实践,深化了对农业生产全链条的理解,实现了从知识储备到专业能力的全面进阶。
四、汗洒乡土,心系振兴
在吕梁临县山区的一线实践中,李增光以实际行动扎根基层,将汗水挥洒在田间地头。作为城乡建设学院的学子,他用实干展现服务乡村的责任与情怀,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这段经历让他深刻领悟到:“真正的乡村振兴,既要仰望星空规划发展蓝图,更要脚踏实地倾听农民心声。”
这些宝贵经历也重塑了李增光对专业价值的认知,让他明白城乡建设并非局限于城市冰冷混凝土间的空间重组,而是饱含地方文化温度的鲜活实践。未来,他将牢记临县乡亲“把论文写在窑洞前”的殷切嘱托,继续探索中国式乡村建设的深层路径,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