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城乡建设学院!
学校主页
本站首页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通知公告>>正文

【公示】城乡建设学院副院长毛海涛2024年度述职述廉报告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01日 15:14    作者:    来源:    点击率:

 2024年,本人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学院中心任务,在学院党政领导的关心指导下,本着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和城乡建设学院长远发展,恪尽职守,竭尽所能地做好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广大师生服务。现把一年的工作向大家作如下汇报,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思想政治情况

 本人思想纯洁、政治立场坚定,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本人能自觉和坚定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随时牢记党的宗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及政治敏锐性。通过党的理论学习,提高了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坚定了立场,坚定了信念,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能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严格自律,做到慎独、慎初、慎小,从不接受任何形式的礼金,严格遵守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要求。

 二、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分管教学重点任务完情况:

 2024年作为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年,评估工作艰巨而繁琐,作为学院评估工作的联系人和责任人,负责撰写城乡建设学院本科教育教学自评报告,协助学院和教务部持续推进评估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完善了学院教学档案室,部署安排好学院的各项教学工作,组织和迎接学校督导对学院教学工作检查,组织了学院各类学院教学比赛,并邀请高水平专家点评和指导等。对照重点任务取得了以下成绩:成功立项了4门省级一流课程,实现了历史性突破;2024年我院共申报了11项教改项目,省级立项7项,校级4项,立项数为历年来最多;魏清顺副教授主编的《农村供水工程》入选“十四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资助;学院共举办耕读讲堂3次,开展美育教育讲堂4次,其中山西农业大学首场美育教育在我院开讲;完成了四个专业新版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制定;我院三位教授100%为本科生上课。亮点工作一:学院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进校期间,举办了风景园林和城乡规划专业作品展,审核评估专家组组长高翅教授亲临展会,对学院专业作品展高度评价;随后与我院领导、师生进行访谈,对学院的专业建设和迎评工作给予肯定。亮点工作二:学院开展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结对共建活动,并签署共建协议。亮点工作三:魏清顺老师的《农村供水工程》数字化教材立项,进入录课建设阶段。此外,全院还录制了5门线上课程,网课资源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 综上,在教学工作上圆满学校下达的重点任务指标。

 分管社会服务重点任务完情况:

 组织申报社会服务经费达37万元,包括“省三区人才”项目3项;校地合作项目1项——乡村振兴背景下临县“可食地景+研学基地”农业生态园营造;2024年“特”“优”农业高质量发展科技支撑工程项目1项——微生态滤床的设计与尾水循环利用技术示范。深化校地合作,赋能乡村振兴,积极与地方政府、各级涉农组织主办、协办大型会议。成功建立示范基地1个;成果转化收入为20.5万元;支持教师外出开展农民培训总计387人次。

 三、个人其他工作成绩

 个人教学方面:负责农业水利工程班级的《水工建筑物》获得省一流培育课程。积极申报课程思政专业和团队,积极筹划课程建设和微课建设,力争把水工建筑物打造成高水平课程。切实抓好常规教学工作,备教辅改落实到位,做到了超前备课,作业全批全改。教学中一堂课也不落下,圆满完成各项教学任务。教授22级两个班级的水工建筑物课程,带领21级学生在三峡集团完成专业实习。

 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合作指导学生作品在第十四届“挑战杯”山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银奖;合作指导学生作品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山西赛区比赛中获得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统筹指导师生在第四届华维杯全国大学生农业水利工程及相关专业创新设计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科研方面: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6篇,其中SCI检索2篇,EI检索2篇,CSCD检索1篇,中文核心1篇;获得山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获批2024年山西省水利科学技术研究推广项目1项。参加了2024年全国水利学术年会并做报告,参加了山西省水利学会年会并做报告,积极宣传我院专业和人才情况,为外界了解我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指导研究生的3篇论文获得2024年度山西省水利学会优秀论文奖;邀请武汉大学邵东国教授、中国水科院许迪教授为全院师生做学术报告。

 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回顾2024年各方面的工作情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不少的缺点和问题,主要有:

(一)省级教学和科研平台建设还存在短板。

(二)在省部级以上教学、科技奖项还未突破。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进一步理论学习,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多渠道增强学科、人才建设,赋能学院高质量发展。

(二)在自己分管工作方面,深入调研,改进工作方法,切实提高学院各专业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切实为教师服务。

(三)进一步推进和落实好教学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重点工作,力争在教学、科研省部级奖励上有突破。

 今后将继续努力,为城乡建设学院做出新贡献。